

2024年3月4日是“世界肥胖日”(World Obesity Day),今年的活動主題是“讓我們討論肥胖和___。”希望通過世界肥胖日,改變整個社會對肥胖的錯誤看法,鼓勵人們認識到肥胖的根本原因,增加對肥胖這一疾病的了解,解決體重污名化問題,創(chuàng)造一個健康的環(huán)境,采取行動提高世界對肥胖的理解、預防和治療。
肥胖:全球性的公共健康問題

肥胖(Obesity)是一種疾病,也是其他疾病的危險因素,如心臟病、糖尿病和癌癥等。肥胖作為一個全球性的問題,影響著我們所有人。為了倡導全球各國關注并積極采取有效措施共同應對這一重大公共衛(wèi)生問題,世界肥胖聯(lián)盟(World Obesity Federation, WOF)于2015年倡導設立“世界肥胖日”,并于2020年正式宣布將每年的3月4日確定為“世界肥胖日”,以做好全球人群超重和肥胖的預防控制。
目前,全球有10億人患有肥胖癥。據(jù)WOF估計,2035年全球肥胖人數(shù)將達到19億,每4人中就有1人肥胖;兒童肥胖預計在未來十年將增加60%,到2035年,全球將有近4億肥胖兒童,比2020年增長100%。WOF報告還指出,到2035年,超重和肥胖對全球經濟的影響將達到4.32萬億美元,約占全球GDP的2.9%。值得注意的是,中國肥胖人數(shù)最多,約46%的成年人和12%的兒童超重或肥胖。
肥胖增加13種癌癥風險

肥胖是當今非常普遍的一種社會現(xiàn)象,它不僅會引起心血管疾病等各種肥胖并發(fā)癥,同時也是多種癌癥的危險因素。
早在2016年,《新英格蘭醫(yī)學雜志》(NEJM)發(fā)表國際癌癥研究組織(IARC)的文章,發(fā)現(xiàn)有充足證據(jù)表明,肥胖超標與以下13種癌癥存在因果關聯(lián):乳腺癌(絕經后)、結直腸癌、子宮內膜癌、食管腺癌、膽囊癌、腎癌、肝癌、腦膜瘤、多發(fā)性骨髓瘤、卵巢癌、胰腺癌、胃賁門癌和甲狀腺癌。而世界癌癥研究基金會(WCRF)和美國癌癥研究所(AICR)近年來將前列腺癌、口腔癌和咽喉癌列為了可能有證據(jù)支持與肥胖相關的癌癥。
胰腺癌是肥胖第一相關的癌癥,胰腺癌患者中肥胖的人群占比在10%左右。我們都知道胰腺癌也被稱為“癌王”,因為它的預后非常不好,確診之后長期存活(5年以上)的可能性只有3%~5%以下。
除了癌癥,糖尿病和肥胖之間也有十分密切的關系,據(jù)調查顯示,長期糖尿病患者的胰腺癌患病率是正常人的1.4倍。
如何控制肥胖

控制肥胖的方法有很多,但不應是單一的,要根據(jù)發(fā)胖程度來選擇。減肥的關鍵是要認識到生物學方面的局限性和個體的差異,改變不現(xiàn)實的期望。對于重度肥胖者而言,超過理想體重的100%以上是相當危險的事情,甚至會威脅生命。
一些重度肥胖者需要進行外科手術,縮小胃的體積;或采取“胃泡術”,將一個聚氨酯的軟囊置于胃中,使患者在低熱量飲食的同時產生飽脹感。
中度肥胖者,超過理想體重的41%~100%,應在醫(yī)生的指導下節(jié)食、改變行為方式和進行運動。除削減每天的總熱量攝入外,患者還應與營養(yǎng)專家配合,學習營養(yǎng)搭配。輕度肥胖者,超過理想體重的20%~40%,在減少進食方面應適可而止,著重培養(yǎng)健康的飲食和鍛煉習慣。
總之,在所有的肥胖者中,減肥動機強烈、嚴格控制飲食、增加運動、制定現(xiàn)實的減肥目標、能得到社會幫助的人,更容易減輕體重。
控制體重的關鍵
● 制訂減肥計劃:一般認為,控制體重的關鍵是找出體重增加的原因,并采取有針對性的措施。避免由于好吃就吃得多,而當心情不好就通過過量進食來緩解壓力等情況的發(fā)生。處理好這些問題有時比節(jié)食更有效,而且應盡量改變吃零食的習慣。
● 走出減肥誤區(qū):減肥只有兩種有效的方法——少吃和多鍛煉。許多肥胖者希望找到替代方法,卻陷入了減肥的誤區(qū)。例如,許多人認為只要選擇低熱量、低脂肪的食物,就可以大吃特吃了。
其實,任何食物吃得太多,都會破壞節(jié)食,影響減肥。斷斷續(xù)續(xù)的節(jié)食是自取失敗的關鍵。有研究顯示,體重快速降低和重新增加的反復循環(huán)會改變對食物的嗜好,從而影響減肥。
任何自詡能快速減肥的食品、藥品都是有風險的。體重的快速下降與死亡率的增高有關。當減肥者急劇削減攝入的總熱量時,由于體液的丟失,會很快減輕很多體重,而一旦恢復為原來的生活方式,體重也會很快恢復。這就是食用極低熱量食物減肥不可靠的原因。
食用這些食物,減肥者的血壓會快速下降,出現(xiàn)頭痛、頭暈、乏力,有時出現(xiàn)惡心、腹痛、脫發(fā)等癥狀,女性則可出現(xiàn)月經不調甚至閉經。液態(tài)飲食中雖然包括了充足的蛋白質,體重超過40%的人食用后確實能快速減肥,但也可能出現(xiàn)風險。其不良反應包括皮膚干燥、脫發(fā)、便秘、牙齦病、對冷敏感及情緒搖擺。
● 合理進行運動:通過鍛煉,消耗了大量熱量,同時配合減少食物熱量的攝入,會達到更好的減肥效果。研究結果顯示,鍛煉和節(jié)食時及之后的代謝率升高,還能增加能量消耗,增加肌肉組織,消耗脂肪儲存,促進新陳代謝。減肥鍛煉以達到有氧運動期的心率為好。